炎热气候加速汽车芯片老化
作者:bwin必赢发布时间:2025-03-11
炎炎盛夏已经到来,在持续高温的影响下,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,也使得汽车的正常运行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。
近日,有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指出,炎热气候条件会显著加速汽车电子芯片的老化过程,这无疑敲响了现代汽车电气化进程中的警钟。
先进的电子传感器、控制模块等部件是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,帮助实现了诸如自动巡航、主动安全、智能辅助等一系列功能,极大地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。
这些高科技设备的正常运行都建立在严格的工作温度范围之内。
据专业人士介绍,汽车中的许多先进电子设备,如符合ASIL D功能安全标准的部件,其允许的最高工作温度一般为125 °C。
虽然这个温度看似很高,但在诸如炎炎夏日的凤凰城等气候酷热的地区,汽车内部的温度很容易达到这个临界值。
据测试数据显示,在这些极端气候条件下,深色内饰的车厢温度甚至可接近93 °C,几乎达到水的沸点,远远超出了车载电子设备的安全工作范围,必将加速电子元件的损耗和老化bwin必赢。
面对炎热气候下的高温老化风险,汽车芯片的可靠性评估和使用寿命预测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。
IEEE功能安全标准委员会近期发布的一份白皮书指出,由于缺乏实际数据积累,系统运行中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相互作用,以及预测技术的局限性,目前业界还难以建立起成熟完善的加速寿命预测模型。
温度、湿度、振动、辐射等环境应力因素对电子系统退化和失效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,给剩余使用寿命(RUL)的准确估算带来了诸多挑战。事实上,随着车载电子系统复杂度的提升,以及先进制程工艺节点的引入,汽车芯片的可靠性风险正变得愈发凸显。
业内人士表示,以往汽车电子大多采用成熟的技术节点,可靠性问题并不突出。
但随着智能网联、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变革的推进,5纳米、3纳米等先进工艺制程开始被引入汽车领域,精细的互连线宽、超薄的栅介质等特性,使得芯片的抗热性能大幅下降。
高温环境下,电迁移、介质击穿、互连断裂等失效模式更容易被触发,大大增加了芯片的失效风险。
作为智能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,汽车芯片厂商也在积极应对高温老化风险带来的新挑战。
一方面,芯片设计中引入了更多的冗余和裕量设计,以提升芯片的鲁棒性和容错能力。
先进的散热技术和主动热管理方案的运用,也有助于在高温环境下实现芯片温度的精准调控。
完善的筛选测试和品质管控体系,以及大数据驱动的可靠性试验与失效分析能力,是确保汽车芯片高质量和长寿命的关键所在。总的来看,随着智能电动化浪潮的快速推进,电子部件在现代汽车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但炎热气候环境带来的高温老化风险,却给汽车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。
这不仅需要汽车厂商高度重视热设计、热管理等技术挑战,对车载电子部件进行充分的环境适应性设计和验证,也呼吁汽车芯片产业加大在先进制程、可靠性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力度,通过优化设计、改善工艺、强化测试,最终实现汽车芯片在恶劣工况下的稳定可靠运行,为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,让未来出行更加安全、智能、环保。
回首过去,传统燃油车时代,机械结构、动力总成的可靠性设计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重中之重bwin必赢国际官方网站。
而如今,随着汽车迈入电气化、智能化时代,电子电气系统正在成为左右汽车安全性能的关键因素。
面向未来,只有协同各界之力,勇于创新实践,依托可靠的汽车电子硬件基础,我们才能为智能出行构筑起最为坚实的安全屏障。笔者呼吁广大车主朋友,在日常用车过程中,也要提高对汽车热防护的重视程度。
合理使用空调、注意车辆停放避暑、适度减少高温天的长时间暴晒,在炎炎夏日为心爱的座驾做好清凉防护,定能让它常伴你我出行,共同打造安全、舒适的智能车生活。
